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13管理科学毕业论文提纲(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提纲
- 12/09管理科学论文库(管理科学论文库官网)
- 12/07应收账款答辩可以提的问题
- 10/26新装备的“增产降本经”——安徽秋收秋种见闻
- 09/27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项目首批现代化智能钢筋加
【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】财税体制
政府“账本”更加透明、规范。10年来,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,预算公开范围不断扩大、内容不断细化,政府收支在阳光下运行。政府债务、机关运行经费、政府采购、财政专户资金等情况,均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,有效促进透明政府、廉洁政府建设。
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认为,预算改革推动了我国预算管理的现代化进程,“不仅很好地实现规范、公开、透明等预期目标,而且推动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不断夯实。”何代欣说。
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,“花钱要问效、无效要问责”。2018年9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》,提出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。绩效管理范围涵盖“四本预算”,并逐步向政府购买服务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等领域延伸。同时,大力推动绩效结果应用,压减低效无效资金。
这是我国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财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,权责清晰、财力协调、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逐步形成,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更有力保障。
“从合作到合并再到合成,税费征管体系日趋完善,征管效能不断提升。”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。
“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,对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,落实基层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任务,具有重要意义。”何代欣说。 (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)
引人关注的是,税收征管体制实现了三次大变革。2015年聚焦“合作”,持续推进国税地税服务深度融合、执法适度整合、信息高度聚合;2018年聚焦“合并”,圆满完成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,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收职责按要求稳步划转,逐步构建起优化高效统一的税费征管体系;2021年以来聚焦“合成”,深入推进精细服务、精确执法、精准监管、精诚共治,努力实现以“合”促“成”。
加强“四本预算”,即一般公共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统筹协调、有机衔接。比如,加大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力度,提高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,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。同时,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,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,提高财政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。
税收改革惠企利民
财政体制日益健全
“一竿子插到底”,创新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资金直达市县基层、直接惠企利民。2020年,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实现“快、准、严”的预期目标,有力支撑疫情防控、纾解企业困难、保障基本民生;2021年,进一步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资金规模达2.8万亿元;2022年,4万亿元资金纳入直达范围,同时完善管理机制,推动财力下沉,政策效果更加明显。
同时,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进一步理顺,明确保持增值税“五五分享”,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,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持续深化,在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、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基础上,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,明确各自定位,强化引导调节,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预算更加规范透明
持续推进增值税改革,实现所有行业税负“只减不增”。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,增值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从2012年实施营改增试点,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,到2017年取消13%的税率将四档税率简并为三档,到2018年、2019年连续降低增值税税率,再到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,在基本建立现代增值税制度的同时,大幅降低了纳税人税收负担。
今年7月21日,102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开部门决算。各个中央部门在上一年中如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、重要项目取得什么效果、政府采购的钱都投到哪里……这些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,在各中央部门的决算中都能找到答案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蒋震认为,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,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相互配合、相得益彰,为税收良法善治的实施执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撑作用。
减税降费持续推进,实现“放水养鱼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将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,持续部署实施系列减税降费政策。减税降费规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,惠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,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文章来源:《现代管理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glk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0/635.html